碳定价机制对有色金属的传导机理和影响分析

来源:bob体彩app下载     发布时间:2024-01-25 09:30:38

  碳定价机制是全球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与落实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作为成熟的碳定价机制之一,碳排放权交易通过市场化途径赋予碳排放价格以引导节能减排及低碳投资。我国是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顶级规模的碳市场,2021年,全国碳市场以电力行业为突破口正式上线运行,并完成第一个完整履约期,根据生态环境部总体部署,“十四五”期间将逐步推动钢铁、建材、有色等八大行业有序纳入碳市场。

  有色金属行业作为我国四大高能耗行业之一,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20年碳排放总量约为6.6亿吨,占全国总排放量的4.7%,依照目前主流有色金属冶炼工艺的限定能耗水平,冶炼一吨有色金属的碳排放在1至15吨之间,预期将成为未来碳市场的重点管控行业。

  碳市场下,碳排放权成为一项新的成本要素,碳价成为新的计价因子,明确的碳市场行情报价信号将通过传导机制影响有色行业产品定价模式及企业成本收益结构,推动企业根据碳价所反映的边际碳减排成本调整自身生产经营行为。同时碳配额可有效调节有色金属现货市场,落后产能企业将承担更高的经营成本,为更好的应对碳定价及落实“双碳”工作企业需提前做好相关工作部署,关注碳资产的长期价值,利用碳衍生工具做好风险对冲,管理价格波动带来的成本增加风险。

  碳排放的负外部性在于对全球气候造成负面影响,碳定价机制的核心是通过释放合理的价格信号将二氧化碳排放的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为公司制作经营成本,激励生产和消费模式的脱碳转变。根据世界银行2022《 碳定价机制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报告,全球约23%的温室气体排放受到碳定价工具管控,目前全球运行的直接碳定价机制共计68种:36种碳税,32种碳排放交易体系(ETS)。

  碳税是以碳价为导向的政策工具,由政府直接对碳排放定价,市场决定减排量。碳排放权交易是以数量为导向的政策工具,采用“总量控制-市场交易”的机制设计,政府设定一定时限内(履约期)的排放总量,并以碳配额形式分配给管控单位,碳价格主要由碳配额的市场供给和需求关系决定。碳市场通过发挥价格发现功能,促进社会以最低成本、最高效率实现碳减排。

  相对于欧盟等国际基于总量的碳市场,我国碳市场初期考虑平衡经济及减排目标需要采用“碳排放强度+基准线法”分配机制,是一种设定相对量的方法,直接与纳管行业实际产出量相关联,兼具向高效率企业激励与向低效率企业约束的双重作用。

  目前,全国碳市场2021年首个履约期全年交易二氧化碳约1.79亿吨,交易结算总价约77亿元,按履约配额量计算,履约完成率为99.5%,总体成交价格在40元/吨~60元/吨波动。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导向下,未来全国碳市场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随着碳市场覆盖范围的逐步拓宽及行业碳排放基准的逐步严格,碳价格稳步抬升将是长期趋势,有色金属行业在内的高碳排行业将面临更强的碳约束力。

  有色金属属于能源密集型产业,成本是核心因素,其定价结构需考虑生产、运输等所有的环节对应的成本,在碳市场约束下,碳配额将作为新的“原材料”影响有色全行业成本曲线,碳定价通过碳成本导致的溢价效应传导至有色金属现货价格上,对有色金属价格形成支撑。由于一般而言有色金属行业上游相对下游有着更强的议价权,碳价的抬升,引起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的抬升将通过推动价格持续上涨的形式向下游转移,全产业链消化碳价上涨成本。

  按照目前碳市场运行规则,碳成本等于履约额与碳配额(免费发放)之差再乘以碳价格,从定性角度分析,以下四个关键因素将影响碳定价对有色金属价格传导:

  一是碳价,碳价将直接作为计价因子与有色金属定价结构相关联,碳价的上升将导致有色金属价格支撑线日,有色网SMM对使用绿电进行生产的铝,定义为低碳铝,并发布了其价格公式,碳价被正式纳入低碳铝定价模型:

  SMM低碳铝价格=当日SMM佛山现货铝价格+(季度全国电解铝企业加权碳排放值-季度云南电解铝企业加权碳排放值)*前一交易日全国碳排配额(CEA)收盘价格

  绿电和火电两种模式生产导致低碳铝有个溢价,溢价主要是因为碳排放配额导致的溢价效应,随着未来碳排放配额价格的上涨,低碳铝定价的进一步上涨将成为趋势。

  二是电价,电力是有色金属生产的支柱能源,有色金属行业碳排放大多数来源于电力使用带来的间接碳排放,碳定价结合双碳政策约束将加速有色金属产业用电需求转型,以火电为主的电力生产模式将转变为以低碳排放为主的绿电生产模式。而电力作为首批纳管的行业,提高了绿电的供应,改变了有色金属电力成本,碳价将从能源使用成本这个方面通过电价传导至有色金属价格。

  三是行业基准线,按照现行电力行业政策,行业基准线将是有色配额分配的重要依据,决定了其配额供给总量。配额分配的总量松紧将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影响有色行业产能投放,基准宽松时,有色金属生产节奏及产量或将放大,届时对于价格有一定的承压作用;基准收紧,有色金属生产将同时受到碳配额的价格和数量约束,“碳排放”额度的非货币性资产紧张将转变为有色金属有形资产紧张,变向导致囤货价值抬升,届时对于价格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四是有偿分配比例,现行全国碳市场采用碳配额100%免费发放方案,按照国外碳市场的发展经验,未来配额中的特殊的比例将会采用有偿的形式拍卖,有偿分配比例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有色金属生产所带来的成本。

  碳市场纳管落实后,有色金属企业需提前将碳成本纳入生产成本测算环节。对于节能减排先进、碳排放低于基准值的企业可通过出售富余的碳配额来提升整体的盈利能力,发挥碳配额“资产”属性。对于存在配额缺口的企业,需要额外购买配额以补齐超额部分,将增加企业履约成本压力,呈现一定的“负债”属性。碳定价传导到企业端的成本收益,将对企业的减排策略、总资产价值产生较大影响,有色企业需依据自身的边际减排成本大小与碳市场行情报价作对比,通过合理选择缩减产量、能源结构调整、技术减排改造、购买配额等决策以释放更多碳权,降低经营成本。

  碳资产是碳定价下衍生出的一种新型资产形态,随着“脱碳”进程加快,各市场主体对减排量的需求增加,碳资产价值将得到非常明显提升。有色金属行业作为两高行业,将成为未来碳市场的重点管控行业,碳资产管理需求将被释放,企业应从应对双碳目标与全国碳市场出发,未雨绸缪的进行有关工作的部署,最重要的包含:构建碳管理体系,加强碳排放数据核查与评估工作,识别重点排放环节与评估减排潜力;尝试投资开发优质减排技术,布局综合效益高的自愿减排项目;加强碳市场交易规则、市场发展及碳资产管理经验研究,做好相关人才储备等。

  碳市场有着非常明显的金融属性,衍生产品的引入能够为交易参与者提供风险管理工具并提升市场流动性,根据公开信息,目前广期所正推进碳排放权、新能源金属等期货品种创新工作。有色企业未来可提前使用衍生品工具开展适时匹配自己生产节奏的有效套期保值工作,通过在场内期货或场外期权等衍生品市场买入卖出从而锁定部分价格和数量风险。如排放低于行业基准值企业,未来可在具有升水的合约上卖出配额获取超额收益;高于基准值企业,计划产量不变下可在贴水合约上进行碳排放权的买入保值;另外假如预计未来经济上行,可增加碳排放购买额度,以便增加产量获取超额收益;经济下行,需求端下降因素显露,若跌破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可采用将配额进行移仓换月或者暂时质押等方式,等待市场回暖进行产量恢复。

  在碳定价与双碳政策的大背景下,有色金属行业产业的结构将继续得到优化,绿色、节能、低碳将成为主流。

  上游公司制作长流程化或成为趋势。由于目前有色金属期货市场交易的品种主要以铝锭、锌锭、电解铜板等中间品为主,未来随着碳价带动能源使用成本的抬升,能源与资源在区域之间分布的不均匀带来的大量运输能源消耗将显得不经济,这将导致有色金属产业链压缩在原料、冶炼、加工、深加工环节分散带来的跨区域中间流转,上游公司制作长流程化或成为趋势。

  产业区域分布向清洁能源集中。碳排放政策将抬升单吨有色金属成本,现有绿电生产企业成本优势将进一步凸显,整个产业的布局将进一步得到优化,以电解铝为例,用电高峰的北方铝企逐渐往拥有丰富的水电、风电资源的南方迁移,以“水电铝+精深加工”模式推动水电铝一体化产业发展。

  再生金属迎发展机遇。碳市场的引入,将奖励更加善于利用碳工具或自身拥有资源优势的企业减少相关成本,同时国家能耗双控以及区域供电瓶颈等双碳政策对高耗能传统冶炼项目产能的约束,使有色金属供应增长空间存在限制,这将促使低碳排放的再生金属企业更加快速地发展,推动促进新一批新建再生项目产能的释放。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加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意味着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今年8月,由上海重塑能源发起的全球首单氢燃料碳减排项目开发及减排量预售工作真正开始启动,这也是按照目前全球最高标准开发的首单氢能领域碳减排项目,项目产生的减排量也将通过VCS机制进入全球市场,用于企业组织碳抵消工作。至此,从2021年方法学启动开发,到2023年3月方法学备案,再到如今氢燃料车碳

  自2017年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以下简称CCER)项目受理申请暂停以来,我国碳交易体系主要由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进行碳排放配额(CEA)交易为主。暂别5年后,生态环境部透露重启CCER信号,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CCER重启对实现“双碳”目标有啥作业?方法学编制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交易前景规模如何?碳

  2023年5月18日,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主持、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承办的“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专项研究”(以下简称专项研究)启动会在环境规划院顺利召开。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副司长逯世泽,环境规划院院长院士王金南、副院长严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许其功,清华大学能源

  自2021年7月正式开启以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建设在“双碳”目标进程中备受瞩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大唐集团董事长邹磊近日对中新网记者表示,碳交易体系不仅在控制和减少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发挥作用,也将成为应对绿色壁垒、提升中国国际碳定价能力的重要市场手段。官方数据显示,

  自2021年7月正式开启以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建设在“双碳”目标进程中备受瞩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大唐集团董事长邹磊近日对中新网记者表示,碳交易体系不仅在控制和减少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发挥作用,也将成为应对绿色壁垒、提升中国国际碳定价能力的重要市场手段。官方数据显示,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为有序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上海市生态环境局近日印发《上海市2023年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要点》,其中明确工作目标,2023年,本市及各区碳排放强度稳步下降。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机制逐步完善,碳排放政策体系更健全,碳排放交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15日至16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峰会通过宣言,摘要如下: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巴厘岛峰会宣言(摘要)十四年前,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首次聚首。作为全世界大型经济体,二十国集团成员认识到有必要通过承担集体责任、采取合作举措,以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应对

  按照计划,欧盟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俗称“欧盟碳关税”)将在2022年年底前结束谈判,2023年开始实施;2023~2026年是碳关税实施的过渡期;2027年起,欧盟将正式全面开征碳关税。随着2023年的临近,欧盟碳关税也慢慢变得近。自从今年6月欧洲议会通过了新版碳关税草案的修正方案,现在就差“三方会谈”

  为了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到2摄氏度来避免气候灾难,慢慢的变多的国家将碳定价作为其缓解战略的核心。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的COP27气候峰会上,关于新兴经济体的气候融资和碳定价问题,受到国际组织的密切关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在COP27峰会间隙对媒体表示,要想实现全球气候目标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10月26日,日本政府提出了引入“碳定价(CP)”的基本构想方案,通过对二氧化碳(CO2)等温室气体排放进行定价和收费促进减排。考虑到对经济的影响,引入后的一定时期内将采取低收费,之后逐步上调。将发行“GX经济转型债(暂定名)”,把CP的收入用作偿还的财源。计划把筹措的资

  9月2日,美国宣布,从2024年起正式向甲烷排放收费,这是基于美国迄今顶级规模气候法案的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体系,也是美国历史上首个全国性的温室气体排放税。然而,业界普遍质疑,这个被称为“甲烷税”的政策能否顺利实施。最高费用可达1500美元/吨据《金融时报》报道,美国将从2024年开始对油井、管道

  1月22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央、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活动,宣布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作为生态环境部公布的首批并网海上风电项目业主代表,国家电投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栗宝卿参加启动仪式并签署自愿减排项目开发和减排量交易合规倡议

  在业内专家看来,全球碳中和净零排放愿景下,碳价有望继续逐步提升。国网能源研究院近日首次公开发布的《国内外能源与电力价格分析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显示,长久来看,全球碳市场呈现出广度、深度持续提升的形势,为实现气候目标,全球平均碳价将维持在较高水准,中国碳市场行情报价将上行

  1月22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CCER)在北京绿色交易所启动,中国石化所属碳科公司、联合石化、燕山石化等企业受邀参加当日首批交易,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积极贡献。据悉,CCER是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后,我国推出的又一个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中国石化密切跟踪碳

  1月22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中国海油在北京绿色交易所达成全国首单交易,标志着我国碳市场建设日趋完善,多元化的碳市场体系将逐步提升全国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中国海油作为我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运营商,着力推动绿色能源转型“提速”,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首日,

  据央视网消息,2024年1月22日星期一上午,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碳排交易(CCER)在北京启动。它与2021年7月启动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共同构成完整的全国碳市场体系。

  1月22日上午,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在北京启动。它与2021年7月启动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共同构成完整的全国碳市场体系。

  全国碳市场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制度规则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全方面提升,数据质量大幅度提高,企业减排意识和能力显著地增强。随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将逐步扩大,碳市场影响力将明显提升。“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4.42亿吨,累计成交额近250亿元。全国碳市场制度框架初

  随着《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的通过,业界一致认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法律依据将更为明晰,为未来扩大碳市场规模、提高我国国际碳线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从2011年多地先行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到20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广东省2023年度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2023年度纳入碳排放管理和交易范围的行业企业分别是水泥、钢铁、石化、造纸、民航、陶瓷(建筑、卫生)、交通(港口)和数据中心八个行业企业。广东省2023年度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根据《广东省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要求,为做好我省2023年度

  国务院总理李强1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政策举措,审议逐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听取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汇报,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修正草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草案)》,审议通过《碳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中央、国务院关于全方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发布。文件提到,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奠定基础。坚持先立后破,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重点控制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费,

  1月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碳排放权改革的指导意见》,主要目标为紧密结合全区碳排放权改革进程,拓展碳排放权融资功能和规模,推动金融要素在碳排放权改革和市场建设中的活跃程度显著提升,加快推进各领域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强金融对碳排放权

  欧盟一直被启动了碳市场的国家视为榜样,其碳市场启动之早,规范之完备为其他几个国家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来源:老汪聊碳中和作者:汪军但近期国际组织“碳市场观察”(CarbonMarketWatch)的一份报告数据显示,这个被视为各国楷模的欧盟碳市场任旧存在免费配额方面的漏洞。报告说明,欧盟排放交易系统覆盖3

  企业抵押碳配额,可获得低息贷款,有了资金再购买绿电,这些绿电又可抵扣碳排放——12月2日从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湖北在全国率先实现“电-碳-金融”三市场联通。这是国网湖北电力助力湖北实现“双碳”目标的一项机制创新。近年来,聚焦全社会节能降碳,国网湖北电力在大力实施科技管碳的同时

  2023年11月14日,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在全国碳市场顺利完成第一笔碳配额撮合交易,交易额136万元。近期,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在省公司营销部的指导下,积极开拓企业碳资产管理服务,发挥电网公司平台作用,汇聚社会多方资源优势,为公司可以提供碳核算、碳规划、碳减排实施、碳认证、碳交易

  18日,在广州举办的2023年明珠湾国际气候投融资大会“金融赋能绿色技术创新”专题论坛上,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林汐淳介绍了广东省区域标准《碳配额抵质押融资实施指南》(以下称“标准”)。林汐淳介绍,标准对比目前国内各地已发布的相关指引和管理办法,具有一定先进性。标准在实

  11月17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关于《关于上海碳配额远期协议SHEAF112023实物交割划转、实物交割转现金交割相关事项的通知》,在到期月协议SHEAF112023的最终结算日(2023年11月27日)前五个交易日(即2023年11月20日、21日、22日、23日和24日)15:30-18:00,仍有卖方持仓并且准备进行实物交割的交易参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11月7日,青海恒信融锂业科技有限公司完成11.68万吨碳配额缺口竞买,并通过碳排放注册登记系统提交履约申请,标志着青海省全部完成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碳配额履约清缴任务。青海省纳入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共12家,应清缴配额量为4013万吨,应清缴配

  11月4日,由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山东国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碳资产管理平台发布会暨碳中和研讨会”,在国舜集团“一二三产融合零碳工业社区”国际会议室隆重举行。来自全国能源、低碳经济、数智科技等领域的知名专家齐聚国舜,围绕碳中和进行深入交流,探讨以碳资产管理推

  根据国家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做好2021、2022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分配相关工作通知》规定,要求95%的重点排放单位于2023年11月15日前完成碳配额履约。岱海发电公司2021-2022年度碳排放配额核查缺口为-41.77万吨。随全国碳排放履约期临近,碳市场逐渐呈现活跃状态,配额需求方迅速进入市场寻找配

  10月8日,由湖北省生态环境厅、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和中碳登公司主办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和第4届亚残运会碳配额自愿注销证书颁发仪式举行,9家参与亚运会碳配额捐赠的重点排放单位获得了自愿注销证书。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王以淼,省厅综合处、低碳发展中心等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据重庆联交所集团消息,截至2023年9月,重庆碳市场累计成交量4586万吨,累计成交额突破10亿元。其中,重庆碳配额累计成交4043万吨9.01亿元,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及重庆“碳惠通”项目自愿减排量(CQCER)累计成交542万吨1.10亿元。